Tuesday, January 5, 2016

阅读心得—池凤莹

    第一学期的阅读课,让我对阅读有新的认识。原本以为阅读就是简单地把一本书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但阅读真正的内涵却远不止如此。

    阅读方式共可分为(一)大量阅读却只对內容照单全收,不假思索的记忆下來,不主动思考、组织与內化的蚂蚁式、(二)能以系统化的历程,思考、组织与內化阅读的内容,阅读后一定能得到有用资讯的蜘蛛式、(三)先利用系统化的阅读历程,让材料变成对自己有用的材料,再转化为创造性的个人见解或创作的蜜蜂式。相信有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在蚂蚁式和蜘蛛式的阅读方式徘徊,认为大量阅读并记忆下来就是所谓的阅读,但阅读后需要的是我们去思考、组织、内化,把书里的知识变成能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有用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读死书,没有进一步思考。阅读也需要循序渐进,慢慢训练,就能自我成长成蜜蜂式的阅读方式了。

      在2000年开始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是一个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筹划的。Pisa是对全世界15岁学生学习水平的测试计划。每三年进行一次。这计划旨在发展教育方法与成果。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评量科目分为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PISA评比的关键目标是“生活化”和“应用”,是评估受测学生能否将学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而PISA评比最重视的核心能力即“判断”、“推论”和“自学能力”。Pisa的出现更加显示出真正的阅读是要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在现实社会中,而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要懂得思考,把知识转化成自身的独有的宝藏。

      阅读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心灵,改变我们的人生。它无时无刻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但,在阅读时,我们要有所思考,有所得着,还要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书籍,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Monday, January 4, 2016

阅读课心得-江德君


         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生涯中,从来没有一门课是专门学习阅读的。中小学老师只是不断地鼓励我们要阅读,却从来没有教过我们要怎么阅读,阅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很少向我们介绍要阅读什么好书。直到升上大学,才开始了第一堂阅读课。阅读课,我的第一个观念是:什么是阅读课?阅读课还要学习吗?大家都会阅读,为什么还要开这门课?直至上了这门阅读课,才知道阅读并不是我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从最初接触“我们如何阅读”、“蚂蚁式、蜘蛛式、蜜蜂式的阅读”、“思路图与概念图”、再到后来的“阅读素养”、“PISA”、“略读”、“精读”等等,都提供了我对阅读的概念。我了解到了阅读的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提升阅读素养(检索讯息、形成概括能力、发展解释、反思与评价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要从被动式的阅读提升到主动式和创造式的阅读。老师在过程中不断地提供我们有关阅读的理论概念以及课业,希望我们能透过课业改变旧有的阅读模式,成为一个有阅读素养的人。

         从这堂课中,我学习到不同的阅读目的就得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比如说,运用略读从众多的资讯中拮取自己想要的资讯,随后再精读之。虽然我想改变现有被动式的阅读,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也许是旧有的阅读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地,所以要改变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毅力去反复练习。另外,我也发现自己所阅读的书确实不多,阅读“好书”更是少之又少,也不想去接触自己觉得“难读”的书。因此,我决定要多读好书,多读自己认为“难懂”的书,以增加自己的心理词汇,从而培养速读和提升阅读素养。


         我想是因为我国教育制度的原因,很多人都不怎么注重阅读,也对阅读有错误的看法,认为阅读就是读书。正因为这样,小学生从小就被灌输要读书、读书!读到最后却变成了读死书。读书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考试,因而渐渐地失去了对阅读的兴趣,也不清楚真正的阅读是什么。因此,阅读课让我看到我国现阶段学生的阅读素养,若不及时作出改变,学生将来在社会将缺乏能力与他人竞争,我国也不会进步。

Friday, January 1, 2016

阅读课心得-周嘉欣

       以前阅读对我而言是就只是读书而已。在接触了阅读课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不止是读书才算是阅读。阅读不限制于文字。理解符号,图画及听音乐也算是阅读。即使阅读着同一张图,也有可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一样的事物。每一堂阅读课,都会接触到新事物。林老师总会分派一些与阅读有关的资料给我们阅读,再写心得。这不仅让我获益良多,也让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从而启发出新的知识。

阅读课心得- 叶绿芬


   阅读对我而言是个陌生的事情。从小到大,我都是属于好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参加户外的活动。至于安安静静地阅读,用手指都数得出来的次数。我一直认为阅读就是读书,可是经过这门课,原来阅读并不是读书,它是一个很难掌握的技巧。透过这门课,我认识到三种以昆虫命名的学习类型、思路图和概念图的差别、阅读障碍的类型。我也认识到了PISA,原来它的试题都是属于高思维的问题,连大学生也无法完全掌握它。而对小学生来说,更是挑战,不过往好的方面来想的话,对我们未免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在这,我觉得我在这门课学习到、最值得的是老师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俺爹俺娘》这一本书。这一本书真的充满真情,让我深深体会到一本好书,真的可以让自己投入其中。希望往后也有机会阅读另一种类型的书籍,能吸引我的一本好书。
           另外,这门课所教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是新知识。可是我认为我学习到的阅读技巧和理论,都无法让我转化为实际能力。基本的阅读理论知识我都了解了,可是却没有真正实践它,这是我觉得遗憾的地方。同时,我也认为不是只有经典才是好书,任何一种类型的书籍,能给予我们思考、反省、新知识的,都是好书。书籍的类型也会凭着一个人的阅读程度而有所不同。阅读有人说是享受,而我却还没真正体会到。我希望我自己有一天可以认同这句话。

           这堂课跟以往在中六的都不相同。上课期间,老师都会要求我们提出问题、见解。上课时,老师都会要求每个人发表个人的意见,简单的说,就是双方面的参与,而不是只有老师在说,我们在听。这个也是我在这门课甚至可以说是来大学真正学习到的东西。我也承认在这学期,我做得不够好,参与感不够强,我希望自己下学期可以做得更好。谢谢。